贸易战重压之下比较出名的配资平台,特朗普为何主动劝中国多买美国大豆?为什么说他是自讨苦吃?
自贸易战开打以来,中方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过“贸易战害人害己”这句话,可特朗普仍旧我行我素,坚决不放弃靠对华加征关税来凭空创造筹码。而他的固执己见也让中美经贸往来受到了严重影响,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,2025年1-7月中美贸易额为3372.2亿美元,同比下降12%,但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却增长了7.3%。
这一数据反映出,尽管特朗普对华发起了贸易战,但这并没能从根本上摧毁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,中国出口扛住了这波美方滥加关税带来的压力,他本人完全是在自讨苦吃。考虑到这一客观现实,特朗普已经不能再无视贸易战带来的影响了。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11日报道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对中方喊话,称美国农民生产着“最优质的大豆”,而他希望中国能迅速将大豆订单增加三倍,并承诺只要中方下订单,自己将保证订单迅速完成。
如果缩减从巴西、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的份额,转而向美国进口大豆,中方完全能够在短时间内就把对美大豆订单增加三倍,这不是一件多困难的事。但问题是中方有必要这样做吗?特朗普一边对“中国制造”加征大量关税,一边对中国产品设置了苛刻的条款,却反过来要求中方多进口美国产品,这本身就是蛮不讲理的行为。
至于特朗普为什么明知自己不占理还要对中方隔空喊话,本质上是因为贸易战的风波已经通过产业链,传递至了他的“基本盘”——美国农民头上,他不能再保持沉默了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美国农业贸易逆差飙升至286亿美元,达到破纪录水平,可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没能让美国农民获益。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在与别国签署贸易协议时,往往都会要求别国开放农产品市场,这其实就是在为美国农产品开辟新的买家。
但显而易见,供应链的建立需要时间,而“远水解不了近渴”,特朗普紧急为美国农产品找来的买家并不能立竿见影地产生效果。以日韩两国为例,两国答应了美方苛刻的贸易协议,部分开放了农产品市场,然而其总人口规模摆在这里,消费总额是有上限的,显然比不过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。所以特朗普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中方这边,想在大豆贸易上与中方“重归于好”。
实事求是地讲,这是特朗普送上门来的筹码。7月下旬中美进行了第三轮贸易会谈,拿得出手的会谈成果只有一个,即维持现在的关税税率、双方“休战”三个月。这三个月时间内中美两国谈判团队必然会就相关问题进行激烈博弈,此时特朗普主动要求中国多进口美国农产品,恰恰暴露出了美方的“软肋”。
事已至此,相信特朗普以及他的团队明白了“贸易战害人害己”这句话的深意,会对中美经贸的互补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。要知道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880亿美元,和瑞典的全年GDP是一个水平,双方贸易往来之密切可见一斑。特朗普非要以行政手段切断这一密切交流,自然不可能收获多好的结局。希望美方能吃一堑长一智比较出名的配资平台,真正思考贸易战给自己带来了什么、有没有必要将贸易战进行下去,一味打压、抨击中方,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。
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