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法德三国近日对伊朗再次施压,引发外界高度关注。根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28日的报道,英国、法国和德国联合致信联合国安理会,要求恢复对伊朗的所有制裁。三国在信中声称网上配资开户,若伊朗愿意在未来30天内与他们就一项新的核协议展开对话,他们或许可以暂缓制裁的启动。然而伊朗方面态度坚决,强调任何对话必须在自身条件下进行,不会接受单方面的压力。
一旦“快速恢复制裁机制”被启动,欧洲将在一个月内重新对伊朗实施涵盖金融、银行、石油、国防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制裁。西方国家普遍认为,伊朗的核活动已超出民用范畴,带有军事潜在风险。但德黑兰方面依旧否认研发核武器的指控,并多次重申其核计划完全合法、透明。伊朗更警告称,若遭遇制裁,将会以强烈反制措施回应,甚至可能采取更激进的外交与安全手段。
8月26日,伊朗与英国、法国、德国及欧盟在日内瓦举行了副外长级别的会晤。伊朗方面特别强调,这是一次事务性会谈,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谈判。换句话说,各方只是就核问题交换意见,而非坐到谈判桌上解决分歧。伊朗坚称,任何外部压力都不会迫使其妥协。这表明德黑兰依然保持强硬立场,不愿在核心利益上退让。
展开剩余68%外界普遍认为,英法德的举动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。以色列一直是推动针对伊朗施压的幕后推手,但若由以色列直接提出谈判要求,不仅伊朗不会答应,反而会动摇以色列的国内信心和对外威信。因此,以色列希望美国出面,但特朗普早已明确表示不会亲自调解。而在美方不愿背负风险的情况下,英法德只好充当代理角色,试图用制裁和威胁迫使伊朗低头。
然而,伊朗的态度比预期更为强硬。欧洲要求伊朗彻底停止铀浓缩,这一条件与2015年《伊核协议》的原始条款明显不符。协议本身并未禁止铀浓缩,只是对其规模和纯度进行了限制。因此,伊朗指责欧洲玩“双重标准”:当年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时,欧洲未敢真正出手反对,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“裁判”,这无疑让伊朗更加不满。德黑兰方面明确表示,铀浓缩是伊朗的主权权利,不容外部否定。
随着10月18日制裁机制期限的临近,欧洲急于在8月底前采取行动。然而伊朗警告,如果欧洲强行制裁,它不仅会把英法德排除在未来的核谈判之外,还可能退出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》,并停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。一些伊朗官员甚至将制裁视为“准军事打击”,暗示若西方进一步挑衅,不排除动用强硬回应。
局势因此变得扑朔迷离。欧洲若坚持恢复制裁,可能彻底撕裂原本脆弱的伊核协议框架;但若退让,又会在美国面前显得软弱无力。更麻烦的是,欧洲内部本就分歧重重,并非铁板一块,制裁效果难以保证。而在中东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,部分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,激怒了以色列,如今又试图用对伊朗施压来平衡局势。
一些观察人士认为,欧洲所谓“30天缓冲期”只是幌子,实则是在制造心理战与不确定性。德黑兰若真的相信对方会在期限结束后才采取行动,可能低估了西方的突然打击手段。如今的局面似乎进入“战与不战”的临界点,伊朗虽态度强硬,但能否顶住压力,依旧是一个悬念。
(全文约950字)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